The ONE 2016: 盡力愛你的神:放下世界 擁有基督

同心圓敬拜福音平台The ONE 全港信徒事奉更新特會回顧, 活動回顧

The ONE 2016
神學院講師 X 同心圓
盡力愛你的神:放下世界 擁有基督
Text by 鄧靖雯     Photo by 「同心圓」義工攝影團隊
今年五月,同心圓敬拜福音平台舉辦了第七屆的「全港信徒事奉更新特會」。承接上一年「聆聽神話語」的課題,今年我們邀請到四所神學院的講師以不同導向的信息,從研經查考至生命見證,在兩日一夜的特會中與超過900位來自不同教會的事奉人員,一同反思及研習「盡力愛神」這課題。在第一日的特會中,郭奕宏牧師情理兼備,又語重心長地提醒參加者當重新調較事奉的動機;屈偉豪博士再提及不少信徒對事奉有錯誤的評價,他重新引導參加者回歸最單純的事奉原因-因為神的愛而回應擺上。在當晚的奮興講道晚會中,屈偉豪博士引述當日大衛向以色列民籌募金屬素材來建造聖殿的呼籲,「今日有誰樂意將自己獻給耶和華呢?」,慢慢而有力地呼召神所揀選的工人。當晚約有200人聽見屈博士的呼籲,感動地舉手確認呼召,願意奉獻給神作全職事奉工人,更走到台前接受屈博士的差遺及所有與會者的祝福。場面非常感動,榮耀歸神!


“郭奕宏牧師:愛神是事奉唯一動力”

郭奕宏牧師(建道神學院拓展總監)過往經歷了雖苦尤甘的事奉生涯,毫不介意將過往的辛酸跟在場的弟兄姊妹分享。他在以前生活緊絀時,曾經要一度抵押結婚戒指來應付生活開支。他亦試過晚上與太太拿着「當票」禱告神,在欠缺裡仍攜手專心仰賴神。回望過去,每當想起神犧牲的愛,他又再次肯定自己是絕不後悔選擇一生事奉神。他認為現今有些信徒視信仰為踏腳板,並不清楚明白及體會信仰的最終任務,就是要愛耶穌。郭牧師舉了數個例子來展示愛神方法的多樣性,譬如一個人愛耶穌,服侍窮人是其中一個選擇,甚至帶着一個盲人橫過馬路也可以是其中之一,更莫說在職場裡為耶穌好好的活出生命的見證,或進入神學院認真裝備自己,預備為神做更大的事。在衡量何處去實踐愛神愛人之先,郭牧師指出,唯有尊崇神的獨一和神聖,才是信徒最終無可推諉的事奉動力。郭牧師續說:「不要以為,是你委身了多少,犧牲了多少,說你有多愛神,是你給上帝面子;不是!是上帝看顧你,是上帝的愛高到一個地步,你才將你的生命擺上而已。」弟兄姊妹在第一場的退修講道會,聽見郭牧師如斯坦白地分享事奉難關後,繼而聽到郭牧師提醒參加者應先好好檢視自己的事奉動機,更覺這教導鏗鏘有力。

2016theone_photos003


“屈偉豪博士:既然祢為我而死 我以後就為祢而活”

屈偉豪博士(香港伯特利神學院.婚姻及家庭治療碩士課程主任)引用《林後五14-16》「原來基督的愛激勵我們;因我們想,一人既替眾人死,眾人就都死了;並且祂替眾人死,是叫那些活著的人不再為自己活,乃為替他們死而復活的主活。所以,我們從今以後,不憑著外貌認人了。雖然憑著外貌認過基督,如今卻不再這樣認祂了。」 帶領弟兄姊妹在生活場景中反思何謂「憑外貌認人」及「憑外貌認基督」。以屈博士的觀察,不少事奉人員還是會選擇憑外貌去衡量事工的果效,不為意採用了普遍的世俗眼光來評價事奉的成敗得失。他明白及體會弟兄姊妹心裡的掙扎,當中包括不少信徒甚至事奉人員也這樣相信-信徒自己往往也是「死蠢」、「愚蠢」甚至是「不合邏輯」的。不過他反舉例說明,以前非洲的宣教士隻身前往工場,最後被當地原住民殺害,結果一人也沒有歸信基督,那是否代表很愚笨呢?屈博士提醒在場參加者必須看到殉道者墳墓的可貴。因為那迄立不倒的墳墓背後,是經年累月不住地宣講神的道。連往後原住民也好奇,「究竟那死去的人所傳的道理,是否重要得連犧牲自己的性命也在所不惜?」。這樣,當下一個宣教士來到,福音的土壤已被翻鬆了。

當晚屈偉豪博士呼召人起來回應全職事奉,屈博士作出呼籲:「上帝提醒我們不要再憑外貌認祂。請大家有一個重新的考慮,若我們真的在基督裡,我們就會有新的觀點,新的角度,新的價值觀。只有我們經歷了上帝的愛,我們才能夠放下世界,擁有基督。」 而回應神的態度,就是將所有在世上看似愚笨的舊有價值觀連同基督的受死一併埋葬,然後勇敢地說出,「既然祢為我而死,我以後就為祢而活」。當晚,約有200位在場的弟兄姊妹確定神呼召他們踏上全職事奉的路,並願意站到大會台前,接受屈博士及會眾的祝福。更有超過500位弟兄姊妹在大會回應表上,表示願意花更多時間操練盡力愛神。聖靈在會中工作,感動很多信徒起來回應神的愛,不少人感動落淚,場面感人!

2016theone_photos041


“霍志鵬先生:打破玉瓶 是完全的奉上”

霍志鵬先生 Thomas (同心圓敬拜福音平台總幹事) 主要透過《馬可福音》記載馬利亞獻真哪噠香膏的故事,勉勵信徒勇敢學像馬利亞為神擺上最好,為使耶穌的心得着滿足。當時的香膏對一個待嫁的女子來說是十分貴重的東西,因為它極可能是母親為女兒親手預備的嫁妝,是女子留待出嫁時單單獻給丈夫的禮物。Thomas形容馬利亞打破玉瓶的舉動為:「打破玉瓶是一個決心,代表是全然奉上,一次過的奉上。」而當馬利亞對耶穌獻哪噠香膏的時候,情形就幾乎就像把自己的出嫁的夢想獻上一樣。Thomas提及有些時候當人說要奉獻給神,心裡卻早已有別的盤算或計劃,想神替他去成就「所謂領受的夢想」,卻分不清楚那是自己的夢想,或已經多於神要求他所做的。所以Thomas提醒參加者要時刻辨識自己事奉的動機,不要只沉醉在完成夢想的快樂,而忽略事奉的最終目的,乃是要讓我們能貼近神的心意,讓祂的心得滿足。而不是只純綷追求個人感受良好,或被個人負面的情緒攔阻自己去堅持事奉神。

所以Thomas提醒弟兄姊妹要設法檢視自己最初的事奉動機,其一是不要藉着事奉來要求神成就個人的夢想,其二是如何理解和接納他人對自己事奉的評語。Thomas續帶領弟兄姊妹回到《馬可福音》裡所描寫的場景:當時馬利亞在服侍耶穌的同時,也面對着一連串門徒反對的聲音。這就正如現實寫照一樣,當弟兄姊妹說擺上回應神的同時,必須明白到服侍是會牽涉別人在內的,當中可能我們會面對種種挑戰,那服侍神豈不是變得困難而複雜?但Thomas勉勵在場的參加者說:「你不一定要很多人去認同或欣賞你,你只需注視神。若你將全部目光只放在人身上,你可能會很失望,但你所獻上的,耶穌有全權去判斷及評價。」安心地擺上最好的,然後學習等候,神必引導。

 

2016theone_photos035


“郭文池牧師:別讓仇恨的種子種在心”

郭文池牧師(播道神學院.院長)開首就坦言是次大會講題-「愛仇敵」實在不容易處理。在他身邊,不斷有人跟他訴說,很難去愛一些人或群體;甚至在很多不合理的情況下,實在很難去實踐愛的信息。郭牧師形容,人覺得很難去愛的主因,是源於一種聲音:「我覺得不公道,我要討回我的公道」。是次實踐講道會中,他選取了《馬太福音五39》新漢語譯本的經節,給在場的參加者一個新的角度去理解饒恕與憤怒。「但是我告訴你們,不要向傷害你的人討回公道」(太五39)的譯文「不要討回公道」當時也震撼了不少人的心。接着他分享了一次自身的經歷:與一位主內肢體的關係因着某些原因決裂了,他便開始思量當如何按着聖經的教導去修補關係。他形容,在採取任何行動之先,必須確保自己的目的是想建立弟兄姊妹的情義。否則,即便一方先行道歉,也只是為了滿足一己私慾,去達到某個固有道德標準而已。又如果其中一方刻意不跟另一方打招呼,當他「透明」,當他「不存在」呢?郭牧師肯定的告訴參加者,「這不是耶穌基督的方法。你討厭他時,請你保持一個普通朋友的交往,然後回去真誠的為他祝福禱告,這樣我們心裡的仇恨才能解決。」郭牧師勉勵弟兄姊妹,別讓仇恨的種子種在心內,反倒要經常提醒自己要倚靠耶穌基督的方法去經營人際關係。

2016theone_photos020


“梁國權先生:聖經是生命之道,不是虛空無益的事”

梁國權先生(中國神學研究院.生命之道事工主任)在靈命進深篇的講道裡,一再強調聖言對生命的重大影響。他語重心長地告誡弟兄姊妹:「生命就在日出日落之間流走,要怎樣活,現在要選擇。」與其隨從虛空的道理,不如把握時間多看生命之道(聖經),隨從神的教導和指引,因為它絕對不是虛空無益的事。過程中,他提醒參加者謙卑接受聖經的教導的同時,要操練自己尊重前輩的想法和做事方式,同時讓自己在弟兄姊妹中,學習彼此提醒。這是以防弟兄姊妹太樂觀而忽略了謹慎自守的原則。他說:「千萬不要不把教牧同工放在眼內,因為他們是傳遞神話語的人。」因為謙卑不單要向上表達,更要橫向延伸開去,他更提議,若有空可以跟老人家談一談天,了解一下對方的想法,這也是對信徒有益。梁老師說:「如果你真的信有神,你的生命應該很不一樣。」 要生命不一樣,不是口裡相信就可以,因為口裡容易,但行為總是誠實的,一個人的行為品德將直接反映他對信仰的信心。講道的尾聲,他誠懇地告誡弟兄姊妹說:「我希望你是真的相信有神。」

2016theone_photos001

 

The ONE全港信徒事奉更新特會
「同心圓」在未來三年,將繼續與神學院教授和教會資深牧者合作,主題分別是:憐愛寄居的(2017)、記在心上(2018)及神是獨一的主(2019)。特會以聖經《申命記》中的大誡命為藍本,目標是奮興和差遣教會事奉領袖。我們強調神的道、熱切禱告敬拜、謙卑僕人領袖的事奉態度,差遣全職工人並為教會興起事奉領袖和接棒人。歷屆講員當中包括有:褚永華牧師(香港神學院院長)、李思敬博士(中國神學研究院院長)、梁家麟博士(建道神學院院長)、陳耀鵬博士(建道神學院副院長)、郭文池牧師 (播道神學院院長)、郭奕宏牧師 (建道神學院拓展總監) 、趙崇明博士(香港神學院神學及歷史科專任講師)、張雲開教授(建道神學院聖經研究系副教授)、李耀全牧師(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教牧事工部副主任)、屈偉豪博士 (香港伯特利神學院 · 婚姻及家庭治療碩士課程主任)、梁國權先生(中國神學研究院「生命之道」事工主任)……等。